禁毒教育知识宣传

来源: 阅读:0 发布时间:2025-06-20 15:16:23

e490f2df2c8c94b40a6c13ecd395d80f.png


今年6月是我国全民禁毒宣传月,也是第15个全民禁毒宣传月2025年6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颁布实施17周年6月3日是虎门销烟纪念日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202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让我们一起行动,提高全民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对毒品说不。

一、什么是毒品

我国《禁毒法》和《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危害

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1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强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新型毒品类型

1)“听话水”:俗称“神仙水”,γ-羟基丁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经常被添加在酒类、矿泉水、饮料当中可致昏迷、失忆,常被用于迷奸、抢劫等犯罪活动。‌‌

2减肥药”:含有安非拉酮、芬特明、地西泮等精神药品成分,是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长期使用与吸毒无异。一类精神药,具有强烈的觉醒作用。被错误的认为,能帮助集中注意力,提学习互助效率。

3聪明药”:是一种神经兴奋类的西药,有效成分为莫达非尼、利他林等。

4邮票”:吸附在纸上的“LSD溶剂”,就像小孩的卡通贴纸,放在舌上通过口腔黏膜吸收,就会使毒品渗入,让人在视觉、听觉和记忆上产生强烈幻觉,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

5)“可乐”:伪装成“可乐”的新型毒品,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其通常与食品混合,喝完产生幻觉,全身高热发狂,比冰毒的危害更大。
    6)“奶茶”:伪装成“奶茶”的新型毒品,含有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等成分,喝下会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腾云驾雾般的感觉,长期饮用会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的还会引起神经中毒反应,损害大脑、心脏、肾脏等,甚至导致死亡。

四、防毒禁毒的方法

1)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

2)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

3)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

4)接受毒品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

5)不听信毒品能治病、能解脱烦恼和痛苦、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的骗局;

6)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7)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8)树立正确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五、谨防毒品认识五大误区

误区一:认为偶尔吸毒不会上瘾,或者别人吸毒会上瘾,但自己不会。这也是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吸食毒品的原因之一。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说,吸毒的成瘾性与所吸毒品的种类和人的个体差异有关。但实际上,依赖性是所有毒品的基本特性,吸食毒品都会成瘾。多数吸毒者有了第一次,就难免有第二次。

误区二:认为吸食摇头丸、K粉不上瘾。摇头丸、K粉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心理依赖。吸毒者在心理上所产生的效果和感受甚至比海洛因还要强烈,会产生顽固的“心瘾”。这些人一遇到心情不好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摇头,寻找解脱,这就是强烈的心理依赖。而心理依赖是毒瘾难戒的根本原因。目前查获的摇头丸多含有冰毒等成分,依赖性更强。

误区三:认为吸毒上瘾,戒毒就是了。目前,采取戒毒措施后复吸的占大多数。他们也都有强烈的戒毒愿望,但失败者居多。因为吸毒造成的心理依赖像在人脑部扎根一样,一旦毒瘾发作时,痛苦和强烈的渴求会让吸毒者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不顾一切寻找毒品吸食。

误区四:认为我不吸毒,不需要了解毒品防范知识。不了解、不知道容易误入毒品魔爪,没有这样的防范意识,就会暴露在毒品的威胁之下,存在被毒品侵害的可能。因此公众应学习基本的毒品防范知识,真正认识其严重危害性。

误区五:认为有钱人才可能吸毒。事实上,不是有钱人才可能吸毒,只能说吸毒需要耗费大量钱财。绝大部分吸毒人员在吸毒前并不富有,甚至处于社会底层。当然,也有极少数人思想空虚,以吸毒为时髦,寻求刺激,甚至用金钱的优势拉拢他人吸毒。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   END   ——

地址:贵州省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凯开大道1009号 邮箱:qdnpt@163.com

黔ICP备10000034号 |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478